一年前告別了 Front-end 的工作,開始做起 Game Server 的事情,所以這一年像是"在背後偷偷摸摸的一年"。
手機遊戲做了兩三年之後,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遊戲都需要連上 Server 才能玩,對於 Server 上發生的事情總是感到很好奇,剛好有個機會就轉到了 Game Server 的團隊,體驗一下到底 Game Server 是什麼東西。
在 Game Server 上的第一個任務,是要在去年年底上市一個新遊戲,雖然基本上是移植前一個作品,並稍作改變、加一些新功能。但是第一次做 Game Server 很多常識都沒有,最後有驚無險加很愉快的和另外一個資深的同事順利的完成。最有趣的部分大概是第一次接觸 Game Server,所以看到的都是新的知識。那時開始覺得,跟 Front-end比較起來 Server 的工作似乎單純些,Front-end 整天在那邊做使用者介面真是挺辛苦的 XD
順利的讓新產品推出後,接下來在 Game Server 的工作就是持續的支援這個產品,每一兩個月都有新的功能需要加進去。記得最有趣的是做了一個跟賓果相關的任務,還有其他吸引玩家回來消費的一些功能。由於對 Front-end 的工作很熟悉,所以在做 Server 上的工作時,好像比較可以設身處地的為 Front-end 的同事們設想。漸漸的感覺到,能夠了解產品的每個部份真是挺好的,有什麼問題可以自己很快地就找到。
在體會了 Game Server 一年之後,Server 的工作跟 Front-end 比較起來真是滿不同的:
Server 總是要假設玩家都是會騙人的,對於需要儲存到資料庫的資料都要斤斤計較,總是要想著能不能夠 Scale 的問題。或許可以說,做 Server 上的事情,比較可以接觸到類似在非遊戲界可以經歷的事情。
感覺 Server 越來越像一個產品的大腦,它要指揮每個手機上的 Front-end 該做些什麼,手機上的 Front-end 於是就把來自大腦的指令 show 出來。所以呢,做 Server 上的事情另一個頗具挑戰的點,就是需要提供一些文件給 Front-end 的同事,讓他們知道哪些服務是可以使用的,這時候英文太爛或是不知道功能該取什麼名子就會很冏,常常需要查字典。每個 Front-end 同事的個性也不一樣,有的人很喜歡討價還價、也有的人樂於接受一切,總之做 Server 的也需要能安撫好Front-end 的同事。
漸漸的對 Game Server 的工作有了點 sense。接下來,第二年。
星期一, 10月 10, 2016
星期二, 10月 04, 2016
Life is awesome #116, 聽說一件事要學十年; 那這樣離開地球前還可以學幾樣 XD ?
第一次看到 "EFIGS",是小時候幫遊戲做 Localization 功能的時候, "EFIGS"算是五個滿大宗的語言,很多產品做翻譯的時候都會至少要涵蓋這五種語言,那時突然覺得,雖然會點英文不錯,但其實還有其他頗厲害的語言。就像在美國打滾了一陣子,常常可以聽到西班牙文,想想如果有一天能夠聽懂真是很酷的。但有時候就想說,光是在台灣學英文學了10+年,都還是聽不懂 CNN 在講啥,更何況是想要學會另一種語言,是不是又要另一個10+年呢?加上小時候學日文學到某種動詞就放棄的經驗...
有一天下紅雨了,突然覺得,如果說10+年可以多學會一種語言到可以溝通的程度,那在我離開地球之前,應該還可以多跟好幾種種族溝通的,是吧 XD
有一天下紅雨了,突然覺得,如果說10+年可以多學會一種語言到可以溝通的程度,那在我離開地球之前,應該還可以多跟好幾種種族溝通的,是吧 XD
星期六, 9月 24, 2016
Silicon Valley / Pied Piper
一直以來影集中常見的題材很少講到科技業,能夠看到一齣以寫程式維生的人當作題材的影集真是滿有趣的,儘管 Silicon Valley 故事的主軸仍是在講一間科技新公司的發展,很多 Business、Marketing,但是偶而穿插工程師才懂得梗就覺得很好笑,像是空白跟Tab之間的戰爭。
雖然影集往往會美化或是省略很多真實世界的細節,但有個影集可以圍繞著 "科技公司"、"寫程式" 這類的東西,加上很多感覺很親切的橋段,看完了第三季,覺得真是挺好的。每次看完一季,都可以恢復一點自己也要好好的寫程式的感覺 XD
雖然影集往往會美化或是省略很多真實世界的細節,但有個影集可以圍繞著 "科技公司"、"寫程式" 這類的東西,加上很多感覺很親切的橋段,看完了第三季,覺得真是挺好的。每次看完一季,都可以恢復一點自己也要好好的寫程式的感覺 XD
星期五, 9月 23, 2016
密室逃脫 Lockout Austin
真人的密室逃脫,以前三不五時都會看到台灣的朋友們去玩,美國好像是這一兩年才開始開了比較多的店,今天公司帶大家去玩了一次,讓同事間培養感情。
我這一組分配到比較多的人,所以是個比較大的房間,一個小時的時間限制。一開始大家都在鬼打牆,很神奇的是最後雖然失敗了但離過關只差了幾步。我好像只找到一兩樣東西 + 想到一兩樣東西,沒有什麼驚人的貢獻,但能想到解答還是很開心。整個過程是挺有趣的,但是幾乎都需要英文,對英文不夠敏感的話每個關卡的一開始都會卡住。
想想是個挺有趣的回憶。如果有一群朋友想要一起嘗試點新事物,滿值得嘗試的。
這次去的店: Lockout Austin: http://lockoutaustin.com/
我這一組分配到比較多的人,所以是個比較大的房間,一個小時的時間限制。一開始大家都在鬼打牆,很神奇的是最後雖然失敗了但離過關只差了幾步。我好像只找到一兩樣東西 + 想到一兩樣東西,沒有什麼驚人的貢獻,但能想到解答還是很開心。整個過程是挺有趣的,但是幾乎都需要英文,對英文不夠敏感的話每個關卡的一開始都會卡住。
想想是個挺有趣的回憶。如果有一群朋友想要一起嘗試點新事物,滿值得嘗試的。
這次去的店: Lockout Austin: http://lockoutaustin.com/
星期四, 9月 22, 2016
堅持了10年的夢想
逛 Twitter 看到一位有趣的日本人, 他已經用英文寫了 10 年的 Blog.
據他說因為他以後要到美國或是加拿大做遊戲. 這十年間他在日本本土的公司工作, 也滿常到GDC之類的出差, 還翻譯了幾本書, 感覺挺厲害的. 今年他已經順利跳巢到了外商在日本的分公司.
感覺這個夢想他堅持了10年, 好像真的會實現耶. 不知道下個10年他的Blog會不會有什麼更有趣的發展.
看到日本人, 這麼想離開日本, 也是滿奇妙的. 他的 Blog: https://minahito.wordpress.com/
據他說因為他以後要到美國或是加拿大做遊戲. 這十年間他在日本本土的公司工作, 也滿常到GDC之類的出差, 還翻譯了幾本書, 感覺挺厲害的. 今年他已經順利跳巢到了外商在日本的分公司.
感覺這個夢想他堅持了10年, 好像真的會實現耶. 不知道下個10年他的Blog會不會有什麼更有趣的發展.
看到日本人, 這麼想離開日本, 也是滿奇妙的. 他的 Blog: https://minahito.wordpress.com/
星期日, 9月 18, 2016
未聞花名; 你的名字
好一陣子沒有消化日本風格的動畫了,大概是一種反正動畫中的故事都不會存在的想法,讓人覺得有沒有看都無所謂吧,所以也就懶得去找作品了。
這個月意外的看了未聞花名(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和你的名字(君の名は) 之後,讓我回想起來,有些故事還是需要用動畫的形式來說的,如果這兩部作品用真人來演大概會有點怪唉。
這兩部作品都頗好看,都有一些大家會想要在生活中緊緊抓住的元素。它們故事發生的地方,也都好清新的感覺。感謝那些製作它們的人 ~
這個月意外的看了未聞花名(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和你的名字(君の名は) 之後,讓我回想起來,有些故事還是需要用動畫的形式來說的,如果這兩部作品用真人來演大概會有點怪唉。
這兩部作品都頗好看,都有一些大家會想要在生活中緊緊抓住的元素。它們故事發生的地方,也都好清新的感覺。感謝那些製作它們的人 ~
星期六, 9月 17, 2016
Life is awesome #115, 養了30年的Franchise
這兩年的 Nintendo Direct 開始聽到 Mario 30週年(2015),Zelda 30週年(2016),一開始其實有點無感,想說這是 Nintendo 自己的事。今天剛好又看到 DQ 也要30週年,然後明年就是 FF 30週年了。才想到最近很紅的 Pokémon 其實今年也20週年了。
不知道這30年間有多少成功和消失的 IP,但是那些很成功很成功的東西,其實都是已經培養了很久很久了,30年耶。不知不覺日本的這些 Franchise 都養這麼久了,30年間,它們從2D變成醜醜的3D,又變成現在很漂亮的3D,從主機到電腦到手機,其實它們都一直根據著時代在改變。它們也不再僅僅是遊戲,而是一個大家看到會覺得安心、信任的 Franchise.
不知道這30年間有多少成功和消失的 IP,但是那些很成功很成功的東西,其實都是已經培養了很久很久了,30年耶。不知不覺日本的這些 Franchise 都養這麼久了,30年間,它們從2D變成醜醜的3D,又變成現在很漂亮的3D,從主機到電腦到手機,其實它們都一直根據著時代在改變。它們也不再僅僅是遊戲,而是一個大家看到會覺得安心、信任的 Franchise.
星期日, 9月 04, 2016
StreetPass; 日本公司
今天發現原來 3DS StreetPass 上的那些小遊戲,很多都是Nintendo 外包給比較小型的日本遊戲公司製作的,像是 Good-Feel, Grezzo, Prope, Arzest 之類。為了滿足好奇心,我又一間一間查查看這些公司。原來這些遊戲公司的創立人都是曾經在大公司製作過某某名作 (Koanmi, Sega, SE ...),之後出來自己開的公司,大概都是 50-100 人的中小型遊戲公司,不少也有一邊在做手機遊戲。感覺 Nintendo 原來養活了許多的其他日本小公司(?),而且日本公司還是比較信任日本公司,很奇妙的感覺。
最有趣的應該是 Good-Feel 這間公司了,Yoshi's Woolly World 就是他們最近製作的。這間公司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goodfeel.jp ) 還記錄滿多有趣的東西的,很難想像有日本公司這麼開放 XD 。像是他們的活動聚餐、遊戲圖書館、新進人員的訓練都PO出了照片。讓我眼睛一亮的是,看到他們給新進工程師訓練的電腦書 (Code Complete, O'reilly Game AI),還有一本很酷的 ゲームプログラマになる前に覚えておきたい技術,這本是 SEGA 的員工自己寫的,用來訓練新進人員的 (可惜似乎真的只有日文版,有機會再從 Amazon JP 買來瞧瞧 ~)。
看到這裡,感覺日本真的是有許多電腦科技的書籍,無論是自己寫或是翻譯的。最最後發現,許多日本的好書,中國也都有翻譯,美國這邊電腦科技的書雖然已經頗蓬勃,但好像比較少看到翻譯的書籍。
回到 Good-Feel 那間公司,感覺跟美國公司比較起來,日本公司有著不同的東西讓人羨慕。至少那些可愛有趣的遊戲,大概都不會出自美國公司的手中 ~
最有趣的應該是 Good-Feel 這間公司了,Yoshi's Woolly World 就是他們最近製作的。這間公司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goodfeel.jp ) 還記錄滿多有趣的東西的,很難想像有日本公司這麼開放 XD 。像是他們的活動聚餐、遊戲圖書館、新進人員的訓練都PO出了照片。讓我眼睛一亮的是,看到他們給新進工程師訓練的電腦書 (Code Complete, O'reilly Game AI),還有一本很酷的 ゲームプログラマになる前に覚えておきたい技術,這本是 SEGA 的員工自己寫的,用來訓練新進人員的 (可惜似乎真的只有日文版,有機會再從 Amazon JP 買來瞧瞧 ~)。
這本書好像很酷 |
看到這裡,感覺日本真的是有許多電腦科技的書籍,無論是自己寫或是翻譯的。最最後發現,許多日本的好書,中國也都有翻譯,美國這邊電腦科技的書雖然已經頗蓬勃,但好像比較少看到翻譯的書籍。
回到 Good-Feel 那間公司,感覺跟美國公司比較起來,日本公司有著不同的東西讓人羨慕。至少那些可愛有趣的遊戲,大概都不會出自美國公司的手中 ~
星期日, 8月 28, 2016
Life is awesome #114, 有趣的彈幕
最早看到"彈幕"是在 niconico,日本鄉民總把畫面用留言給塞滿,覺得看起來頗混亂,於是後來都把這樣的功能給關了。最近看 bilibili 的時候,剛好一部影片的彈幕不多,於是有一天就忘了關,結果發現開著彈幕也挺有趣的。
例如在劇情的轉折處,主角成功或是失敗的做了件事情,鄉民就會有一些好笑的留言;或例如在日本古裝劇中,有人快要病死的時候,彈幕的留言就會說著「這個藥仁醫正在研發」。這些彈幕給了人一種有好多人在一起看影片的感覺,就算大家在不同的時空。現在想想,這似乎也是一種很簡單的 Time-Varying Data Visualization,是帶給人們幸福的那種~
例如在劇情的轉折處,主角成功或是失敗的做了件事情,鄉民就會有一些好笑的留言;或例如在日本古裝劇中,有人快要病死的時候,彈幕的留言就會說著「這個藥仁醫正在研發」。這些彈幕給了人一種有好多人在一起看影片的感覺,就算大家在不同的時空。現在想想,這似乎也是一種很簡單的 Time-Varying Data Visualization,是帶給人們幸福的那種~
有的彈幕竟是觀眾們在幫男主角加油 LOL |
星期五, 8月 26, 2016
世界最難的戀愛
好久沒紀錄日劇了,大概是因為看到的都不夠感同身受吧 ~
這幾天迅速看完了很好笑的「民王」跟「世界最難的戀愛」。「民王」雖然收視率不怎麼高,但個人覺得超好笑的;「世界最難的戀愛」則是真心覺得好看呀,大概是對故事的設定深有感觸 XD --是關於一個34的社長,雖然很懂得經營飯店、卻不怎麼會取悅女性的故事 (但畢竟他是男主角,其實他還是很厲害的...)。
接著繼續 follow 波瑠 到「阿淺來了」,不小心發現了"NHK晨間日劇"這個東西,原來它一天只撥出15分鐘,而且劇情都是積極正面的,幾乎不會有什麼害人或是反派腳色,晨間日劇的功能就是讓人輕鬆看的,收視率都超級高。在充滿著重口味影片的世界中,有這種每天一點點、散撥溫馨的影片,這個系列似乎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前幾年開始覺得螢幕中的演員們好像都跟自己差不多年紀,不知不覺的,最近的日劇,越來越容易發現演員們都超小的,都是199X年出生的,不知再過多久,就會發現自己跟日劇中的爺爺奶奶們差不多年紀了...T.T
這幾天迅速看完了很好笑的「民王」跟「世界最難的戀愛」。「民王」雖然收視率不怎麼高,但個人覺得超好笑的;「世界最難的戀愛」則是真心覺得好看呀,大概是對故事的設定深有感觸 XD --是關於一個34的社長,雖然很懂得經營飯店、卻不怎麼會取悅女性的故事 (但畢竟他是男主角,其實他還是很厲害的...)。
接著繼續 follow 波瑠 到「阿淺來了」,不小心發現了"NHK晨間日劇"這個東西,原來它一天只撥出15分鐘,而且劇情都是積極正面的,幾乎不會有什麼害人或是反派腳色,晨間日劇的功能就是讓人輕鬆看的,收視率都超級高。在充滿著重口味影片的世界中,有這種每天一點點、散撥溫馨的影片,這個系列似乎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前幾年開始覺得螢幕中的演員們好像都跟自己差不多年紀,不知不覺的,最近的日劇,越來越容易發現演員們都超小的,都是199X年出生的,不知再過多久,就會發現自己跟日劇中的爺爺奶奶們差不多年紀了...T.T
星期一, 8月 15, 2016
發現大絲路
想看看旅遊行腳節目,於是在 Youtube 上發現了一個節目叫做「發現大絲路」。亞洲衛星電視台很大方的在 Youtube 上放了三四季,第三季的主題是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泉州開始走著鄭和下西洋的路線,看了一集之後就覺得實在不錯看,有一些些景色、一些些地理歷史、一些些好吃的、也有一些些的好笑,節目主持的方式也令人感覺挺舒服的。可惜想找到前面幾季,似乎非常的難找,於是做了一下研究,原來這是一個入圍過且得過金鐘獎的節目,主持人也主持了另一個叫做「北緯30度」的系列。
能看看世界各地真是挺有趣的,電視節目之外感到好奇的部分、還可以繼續看看Google Map 或是查查網路上其他人的各種經驗。
試著尋找著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腦袋裝一些有趣的東西。
[亞洲衛星電視台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fZ3Vz1NWwDrGTY_GS4Vqw
最近發現東森的播吧有全集呢:
http://boba.ettoday.net/sub_category/232/292
能看看世界各地真是挺有趣的,電視節目之外感到好奇的部分、還可以繼續看看Google Map 或是查查網路上其他人的各種經驗。
試著尋找著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腦袋裝一些有趣的東西。
最近發現東森的播吧有全集呢:
http://boba.ettoday.net/sub_category/232/292
星期一, 7月 18, 2016
Life is awesome #113, 住在閣樓上的浣熊
看到鄰居的留言寫著關於入侵閣樓的浣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不是老鼠或是小鳥,每天半夜刮著天花板、跑來跑去,讓人無法好好睡覺的,是浣熊。
我始終沒有見到浣熊本尊,只聽見他們在閣樓上走路沉重的腳步聲。浴室的天花板有一小塊木板是可以拆開讓人上閣樓去維修的,那一小塊木板有點要掉不掉的,有時候浣熊走過那個區域、會差點把那塊木板給踩了下來,那是最接近浣熊本尊的幾次,如果他們真的掉下來那真是非常刺激,常常讓我不得安眠 ~_~。
曾經隔著天花板播著各種野獸的叫聲,希望可以嚇跑浣熊的計畫是失敗了。通報給社區知道浣熊入侵後,他們設了一些捕捉浣熊的陷阱,不知道有沒有也加強了一些讓浣熊不易攀爬進閣樓的障礙,但過了一個月是比較少聽見浣熊了,儘管有時候還是會聽見他們回來。
同事知道我樓上住了浣熊之後跟我說,不要被浣熊可愛的外表給欺騙了 XD。藉由這次機會,多了解了一些浣熊的資訊,原來浣熊也會躲在煙囪裡面,而且他們很會攀爬,只要他們想爬到的地方沒有到不了的、加上什麼食物都吃,所以在都市生存得很好。
有時候想跟動物和平相處,但放任他們卻又讓自己籠罩在可怕的氣氛中。大黃蜂是這樣、浣熊也是這樣,原來房租裡面有 pest control 的費用是有道理的 ......
我始終沒有見到浣熊本尊,只聽見他們在閣樓上走路沉重的腳步聲。浴室的天花板有一小塊木板是可以拆開讓人上閣樓去維修的,那一小塊木板有點要掉不掉的,有時候浣熊走過那個區域、會差點把那塊木板給踩了下來,那是最接近浣熊本尊的幾次,如果他們真的掉下來那真是非常刺激,常常讓我不得安眠 ~_~。
被浣熊踩凹了... |
同事知道我樓上住了浣熊之後跟我說,不要被浣熊可愛的外表給欺騙了 XD。藉由這次機會,多了解了一些浣熊的資訊,原來浣熊也會躲在煙囪裡面,而且他們很會攀爬,只要他們想爬到的地方沒有到不了的、加上什麼食物都吃,所以在都市生存得很好。
有時候想跟動物和平相處,但放任他們卻又讓自己籠罩在可怕的氣氛中。大黃蜂是這樣、浣熊也是這樣,原來房租裡面有 pest control 的費用是有道理的 ......
星期六, 6月 11, 2016
Caffe Medici (West Lynn, Austin)
早上九點來到 West Lynn 的 Caffe Medici. 這一區還滿寧靜的,旁旁有個很快就客滿的小小停車場,大概是因為是早晨,很多人帶著寵物在附近散步著。
單純紀錄一下這是一間挺好的咖啡店。
http://caffemedici.com/
單純紀錄一下這是一間挺好的咖啡店。
http://caffemedici.com/
星期四, 4月 21, 2016
Life is awesome #112, 開車門前
早上雨超大,開車門之前,看到旁邊的樹下有隻松鼠在吃東西,吃完一個又撿起了另一個,猶豫了一下下不知道要不要開車門、嚇到他他會不會就餓肚子了。好險最後這隻松鼠沒被我嚇到 (或是他只是故作鎮定因為太餓了 XD)。
當松鼠好像也是很辛苦,要我在雨中吃東西 ... 我才不幹。
星期二, 4月 19, 2016
Serial - podcast
同事們談論著一個叫做 Serial 的 podcast,這是一個很熱門的 podcast。配著運動,一不小心就聽完了第一季,十小時。第一季的背景是個在1999年女高中生的謀殺案,案件發生在巴爾的摩,經過調查與審判、殺人兇手已經在2000年入監服刑。( https://serialpodcast.org/ )
製作 Serial 的記者在接觸到了這個案件之後 (製作的時間已是 2013),發現審判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有許多的疑點,於是她重新蒐集調查這個案件的資料、也訪問了很多當時相關的人物,把這個過程錄製成一個 podcast。
聽完第一季的第一集,感覺是個跟 Making a Murderer 有點類似的故事,都是談論著究竟一個命案的殺人兇手是不是另有其人,節目中每一集也都會提供新的證詞或是線索、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這個案子。Serial 第一季比較沒有太具衝擊性的新劇情,反而是提供很多正反面的意見讓聽眾去思考。
大部分的我們應該都不會跟命案扯上關係。然而聽著 Serial 第一季,聽到了不同證人在法庭上的證詞、記者與他們訪問的錄音,突然有一種原來真的有些人的生活環境還滿容易跟命案扯上關係的感覺,許多許多我們沒經歷到的還是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又或者是,當我們還可以單純的好好生活,那是我們要好好珍惜的幸運。
Serial 第一季聽到最後幾集雖然有點乏味,畢竟一個案子過了十五年,似乎也很難再改變什麼了。但是令我驚奇的是,現在竟然能聽得懂 podcast 了!或許該嘗試點有聲書,當然也會繼續聽聽 Serial 第二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製作 Serial 的記者在接觸到了這個案件之後 (製作的時間已是 2013),發現審判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有許多的疑點,於是她重新蒐集調查這個案件的資料、也訪問了很多當時相關的人物,把這個過程錄製成一個 podcast。
聽完第一季的第一集,感覺是個跟 Making a Murderer 有點類似的故事,都是談論著究竟一個命案的殺人兇手是不是另有其人,節目中每一集也都會提供新的證詞或是線索、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這個案子。Serial 第一季比較沒有太具衝擊性的新劇情,反而是提供很多正反面的意見讓聽眾去思考。
大部分的我們應該都不會跟命案扯上關係。然而聽著 Serial 第一季,聽到了不同證人在法庭上的證詞、記者與他們訪問的錄音,突然有一種原來真的有些人的生活環境還滿容易跟命案扯上關係的感覺,許多許多我們沒經歷到的還是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又或者是,當我們還可以單純的好好生活,那是我們要好好珍惜的幸運。
Serial 第一季聽到最後幾集雖然有點乏味,畢竟一個案子過了十五年,似乎也很難再改變什麼了。但是令我驚奇的是,現在竟然能聽得懂 podcast 了!或許該嘗試點有聲書,當然也會繼續聽聽 Serial 第二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星期日, 4月 17, 2016
Life is awesome #111, 一起看下雨
這個周末的 Austin 很陰雨,吃完一個在 Central Standard 的早午餐,天竟然下雨了。
趴在家外的欄杆上左看右看,想說下午大概不會再遇到其他的"生物"了,沒想到看到鄰居的狗也趴在他的欄杆上左看右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開心嗎。但對我來說,是驚喜阿! 但我也無法跟他對望太久,幫他拍張照、揮揮手,回家發佈跟他一起看下雨的事情~
趴在家外的欄杆上左看右看,想說下午大概不會再遇到其他的"生物"了,沒想到看到鄰居的狗也趴在他的欄杆上左看右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開心嗎。但對我來說,是驚喜阿! 但我也無法跟他對望太久,幫他拍張照、揮揮手,回家發佈跟他一起看下雨的事情~
星期六, 3月 26, 2016
星期四, 3月 17, 2016
訂閱:
文章 (Atom)